Posts Tagged ‘CPVC’

CPVC的应用

CPVC广泛应用于各种挤出制品:管材、板材、型材、片材等。其应用场合主要是一些化学工业腐蚀环境、有消防要求的场所、有耐热要求的场合,而普通PVC树脂的性能达不到要求。

⒈管材制品:CPVC管材在高温流体(如热水)输送和电力电缆管材中具有广泛的发展前景。CPVC管材主要在塑料加工厂中应用于以下几方面:

⑴油田原油集输用管材;

⑵化工用耐温、耐腐蚀管道、板材、片材;

⑶热水温水用给排水管道;

⑷高压、超高压电力输送电缆护套管。

⒉化工防腐制品:用于生产鲍尔环、梅花环、矩鞍环、阶梯环等化工塔填料。由于CPVC具有优异的抗腐蚀耐氧化性能,广泛用于氯碱工业的氯气干燥塔、尾气吸收塔等,具有压缩强度高、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其它应用还有反应器、阀门等。

⒊有严格消防要求场合用的材料:因CPVC具有优良的阻燃性和消烟性,使其成为具有严格消防要求的塑料产品的首选,包括电子电气产品的包装(防静电防潮袋防静电复合袋)、建筑装潢、交通设施、航空等领域。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CPVC的改性

⒈增韧改性:为改善CPVC的脆性,常加入ACR、CPE、ABS、MABS、MBS、POE等增韧剂;添加量一般为4~10份。

⒉填充改性:CPVC常用的填充剂为无极填料,主要有碳酸钙、钛白粉、二氧化硅、氧化铝、煅烧陶土、玻璃纤维等;由于CPVC自身的冲击强度差,填料的添加量应控制在20份以下,并需要进行表面处理(扩展阅读:2010年纳米材料的市场发展现状)。

⒊增强改性:在CPVC中加入玻璃纤维可以提高其热变形温度和冲击强度,加20份玻纤可将冲击强度提高10倍。

⒋耐热改性:在CPVC中加入钙镁氢氧化物、亚甲基或亚乙基双硬脂酰胺类的稳定剂,可以提高其热变形温度(亚甲基或亚乙基双硬脂酰胺可以使CPVC的热变形温度提高10~15℃)。

⒌CPVC/PVC合金:CPVC与PVC有较好的相容性,共有一个玻璃化温度。

CPVC的成型加工

氯化聚氯乙烯CPVC的加工特性:CPVC的加工性较差,加工难度大,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⑴CPVC的熔体流动性差,其熔体粘度大,比PVC大两倍。

⑵CPVC的加工温度高,为180~190℃,加工范围窄,加工性能比PVC更差。

塑料加工厂中生产的氯化氢气体易腐蚀设备并易导致熔体分解,为此要求接触物料部分设备要进行镀铬防腐蚀处理。

⑷CPVC的热分解程度高,在加工温度下比PVC更容易脱HCl;其热分解温度比PVC还要低(PVC为140℃,CPVC仅为100~135℃),因此加工中更要严格控制温度。

⑸CPVC的熔体属于非牛顿流体,而且粘弹性明显。

采用水相悬浮法合成的CPVC树脂,其结构、性质与悬浮法PVC树脂相似,可采用PVC通用设备加工,如单螺杆挤出机、双螺杆挤出机、注塑机、压延机等。

⒉CPVC的加工配方:在配方设计中,各类添加剂的使用与PVC的大不相同,具体情况如下:

⑴热稳定剂:由于CPVC的加工温度高、热敏性高,配方中稳定剂的用量明显加大,并且要选用温度效果好的复合铅系列产品和有机锡类稳定剂,有机锡的添加量为2.4~3.5份。近来还为CPVC特别开发了一些专用的热稳定剂,比如:由双酚A环氧树脂、环烃基环氧化物、烷基酚和季戊四醇组成的复合稳定剂是适合于CPVC的新型产品,其特点是无毒,且利于加工;日本钟渊公司开发的高氯酸钡复合稳定剂可以使CPVC的热稳定时间延长3~5倍。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CPVC的结构性能

PVC相比,氯化聚氯乙烯CPVC的含氯量进一步增加,致使其分子结构的不规整性增大,分子链的极性增强,分子间的作用力增大,从而达到了改性的目的:

⒈提高了耐热温度:CPVC产品的最高使用温度可以达到110℃,比PVC提高了30~40℃;

⒉提高了化学稳定性:改善了PVC的抗化学性能及抗腐蚀性能,能抗酸、碱、盐、脂肪酸盐、氧化剂、卤素等的化学腐蚀;

⒊增加了刚性:CPVC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都比PVC有较大的提高;

⒋提高了耐候性与阻燃性能,并降低了燃烧烟密度;

⒌提高了树脂的溶解性能,可用于黏合剂、涂料、纤维的生产。

氯化聚氯乙烯CPVC的性能介绍如下:

⑴一般性能

CPVC外观为白色粉末,比重为1.48~1.58,比PVC高,成型收缩率为0.3~0.7%,容易粘接。

⑵热性能

CPVC的使用温度比PVC高35~40℃,使用温度最高可达到100~105℃以上,是较理想的耐热材料。几种相近树脂的热变形温度比较为:CPVC>聚丁二烯>ABS>HDPE>PVC>。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

氯化聚氯乙烯CPVC概述

氯化聚氯乙烯——CPVC,俗称氯乙烯树脂,它是将聚氯乙烯树脂进一步氯化的产物。具体的氯化过程是:将聚氯乙烯粉碎后,经过氯化、过滤、水洗、中和、干燥五个步骤即可制得。

PVC的含氯量为56.7%,而CPVC的理论含氯量最高可以达到75%;但实际工业化生产中CPVC常见的含氯量则为64~75%。

CPVC的工业化生产方法主要有三种:溶液法、气固相法、水相悬浮法。不同的氯化方法可以得到结构不同、应用不同的CPVC:溶液法CPVC主要用于高级防腐蚀涂料和黏合剂,气固相法与水相悬浮法CPVC主要用于硬质塑料。

在CPVC氯化过程中,由于PVC树脂的差别和氯化条件的不同,会造成CPVC树脂的分子结构不同,尤其是会在氯化过程中产生裂缝、支化、交联等现象,这些都会对CPVC的最终性能产生极大的影响,对CPVC的成型加工影响也很大,也因此导致不同塑料包装厂的CPVC树脂在性能与加工上有很大的区别。

为提高CPVC的产品质量,在氯化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Read the rest of this ent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