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市场气氛低落,人气难聚,商家报价混乱,实际成交一单一谈,大部分贸易商看空后市,不惜低价走货,下游塑料加工厂需求继续萎缩,市场销售压力较大。
我国塑料原料对进口市场有着很大的依存度,而塑料制品却大量出口,人民币汇率改革与出口退税调整对塑料市场上游原料生产企业、中间贸易商及终端用户企业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短期而言,塑料制品企业出口将面临一定压力,特别是珠三角地区以出口为主的塑料加工企业受冲击较大,由于经营成本高而造成订单大幅减少,对塑料原料的需求量亦大幅下降,塑料行业将面临一场新的革命。
从上游原料市场看,人民币汇率改革对以进口原料为主的现货市场影响较大。素有“北有余姚,南有樟木头”之称的樟木头塑料原料市场是华南地区成立最早的塑料原料市场。樟木头市场负责人蔡先光告诉记者,该市场年销售量超过300万吨,进口原料占比为60%,人民币汇率改革对这个传统的现货市场,特别是进口原料依存度较高的塑料原料市场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下游需求主要受两方面影响。一方面体现在薄膜的需求上。包装膜生产相对稳定,目前着重看农膜的需求。今年农膜生产呈现旺季不旺、淡季愈发清淡的特点。原本寄予厚望的3月地膜需求,却在平淡中收尾,PE库存压力较大。4月处于去库存化进程中,行情僵持。目前农膜需求清淡:日光温室膜市场,生产订单不理想,低开机生产;PE功能膜市场,规模厂家订单有限;地膜市场,规模企业零星订单生产为主,整体开机率下降,需求以内蒙和黑龙江地区为主,中小企业多数停机。总体来看,PE库存依然偏高,去库存化尚需时日。5月份农膜生产进入淡季,需求难有改观。另一方面是货币政策的影响。由于央行收缩流动性,货币政策趋紧,一些下游塑料制品生产厂资金链条面临困境,需求下滑。中小企业不得不面对资金成本高企、原材料价格上涨和人力成本跳升的窘况。一些企业或陷于资金困境难以正常经营,或因成本较高而导致难以承受的亏损,企业生产积极性受挫,PE需求量减少。在两方面因素的叠加下,PE需求愈加疲弱。
放眼一线发达国家,美国经济的衰退已经影响全球经济。当前对于全球塑料市场来说,格局正在进一步变化,通用塑料市场面临市场需求疲软的严峻挑战,工程塑料市场受到技术发展和替代金属部件的刺激仍将快速增长,而中国需求的强劲增长将刺激塑料添加剂需求快速增长。
总体来看,在需求陷入低迷的时候,国内的产能却出现了不断增加的局面,在福建联合80万吨/年的PE装置以及独山子100万吨/年乙烯和90万吨/年PE装置相继投产之后,盘锦乙烯45万吨/年乙烯和30万吨/年PE装置也将计划于10月20日开车,这些集中投产的装置将大幅增加后期市场的供应,并可能对价格形成较为明显的压制作用。因此,在下游需求未能改善以及供应大幅增加的预期下,国内LLDPE的价格将面临双重的上行压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