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大物国,人口众多,如此庞大的国家,对于塑料原料的消费数额必定是一个天文数字。随着我国工业、农业、制造业的不断发展,对石油及石油附加品的依赖也越来越大,每年消耗塑料原材料就达到上千万吨,并且这个数据随着中国市场需求的不断上升,还在不断的扩大。北京塑料制品厂市场研究员表示:预计未来5年,中国有望一举成为首次超美的塑料消费量最大的国家。
目前,城市化和全球化已成为社会发展的趋势,这种趋势与能源工业、建设和房地产等行业的发展联系紧密。而塑料在这些行业的应用十分广泛,因此,未来这些行业的发展将会拉动全球塑料需求量的增长。据巴斯夫公司日前做出的预测显示,2015年前全球塑料市场将以5%的年均速度继续增长。
其中,亚洲将成为世界上塑料需求增长最快地区。据中国国际经济发展研究中心行业特邀研究员、国际模具及塑料供应商协会负责人罗百辉介绍,塑料的质量轻、化学性稳定,在耐锈蚀性、耐冲击性等方面具有优势,同时具有较好的透明性、绝缘性和耐磨耗性,而且加工成本低,目前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建筑业和制造业等领域,塑料由于具有比其他材料更节能的特点,应用十分广泛。目前,国内市场对塑料的需求量在逐年增加,使得我国塑料消费量快速增长。
2011年新增产能可能仅来源于部分既有设备的技术改造。在需求方面,虽然我国塑料消费的快速增长阶段已过,但在城镇化与扩大内需的背景下,塑料需求仍然有望维持5%-10%的年增长率。这将导致2011年出现一个较为可观的供需缺口。因此,笔者认为,中国成为全球塑料行业第一消费大国是一种必然趋势。
2010年我国人均塑料消费量达到46公斤,相比五年前增长一倍多,超过同期40公斤的世界人均水平。业内人士表示,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塑料消费国,在强劲内需支撑下,“十一五”期间塑料制品总产量和总产值年均增速都超过30%,但出口仍面临挑战。
随着光盘、建材和包装市场的快速发展,预计2011年PC消费量在82万吨左右;预计2011年POM的消费量超过22万吨,消费领域主要集中在电子电气和日用消费品方面,其中电子电气约占45%、日用消费品占20%、汽车工业占15%、机械占8%、其它占12%;预计到2015年,国内工程塑料总需求量将近170万吨。
现在,印度的PET使用量约占美国和日本的20%,印度强劲的经济增长和扩大的中产阶级预示着印度未来相当大的增长需求。国际模具及五金塑胶产业供应商协会负责人罗百辉表示,目前,印度的汽车工业已经上升到一个新的领域,约240万辆车的进气歧管是塑料材料,预计到2020年印度的汽车数量将翻一番,并可能在25年内超越美国市场的规模。未来,印度日益壮大的汽车市场势必会带动印度国内塑料业的需求增长。由此可见,塑料行业将在印度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