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联:透露新型节能塑料助剂技术课题
随着人们对自身安全与健康的日益重视,与此密切相关的食品安全课题也备受瞩目。国家正在进行修订的食品包装材料用加工助剂相关标准GB9685已通过审查和报批。该标准对食品容器、新型节能包装材料用添加剂的种类、使用原则、最大使用量、残留量及迁移量等都作了明确而严格的要求。
在塑料加工厂的应用过程中,为防止粉尘对人体的伤害,无尘化颗粒技术也被诸多企业应用于抗氧剂及其他粉状固体的助剂品种上。在增塑剂中,目前占据主要地位的邻苯二甲酸酯类(DEHP)产品对人体部分机能的损害已引起广泛争议,寻找DEHP的替代品刻不容缓。其他助剂,如阻燃剂、抗静电剂、抗菌剂、脱氧剂、成核剂、降解剂、节能塑料回收用助剂等功能性助剂在塑料中的应用量日益增长,在活跃的技术研发推动下,相关行业逐渐壮大。
据透露,在塑料行业标准亟待更新在国际环保标准日趋严格的形势下,一些传统塑料助剂品种尽管性能高,但却因具有高危害性,未来前景黯淡,而这类产品在我国塑料助剂产业中无论是品种还是数量都占较大份额。很多小规模企业仅着眼地区经营,对于新出台的法规法令缺乏足够的重视。
与以前相比,环保、节能已经成为塑料助剂发展的前提条件。许多新型功能性助剂必须在体现环保节能的基本原则上才能具体考虑其功能性、高效性、差异性、领域扩展性等要求。如聚氯乙烯(PVC)热稳定剂,新品开发的焦点集中在其生产过程中要避免或减少使用重金属,对具有毒性或潜在性危害的传统热稳定剂实现无毒化、无害化的全面功能替代。
目前利用我国特有的稀土资源,与钙、锌结合形成的稀土钙锌产品的热稳定效果较好,是一种新型的无毒无害热稳定剂。在光稳定剂中,受阻胺光稳定剂(HALS)是研究最多、发展最快的品种。
其研发趋势可归结为:无毒高分子量化;低碱性、低反应化,如烷氧基化产品;复合化,在功能互补的基础上发挥协同效应,如高效复合耐候技术。同时,诸如增塑剂、稳定剂、抗氧剂这些传统助剂品种一直沿用多年以前制定的行业标准,难以适应国际环保的各种新要求、新限制,制约行业的健康发展,因此亟待重新修订。
下一篇:塑料药盒的新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