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毒塑化剂伤害小,无需对其极度恐慌
前面我们发不过一篇关于塑化剂DEHP防范方法的文章,主要介绍了塑化剂的基本概念、特性及对人体所造成的危害。片尾还交给大家如何避免塑化剂在生活中对我们的伤害,字字珠玑,大家千万不得儿戏,尤其是对家里的小孩子决不能放松警惕,一定要远离塑料包装产品。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食品所研究员介绍,塑化剂是一种塑料中的添加剂,它不是食品添加剂,不能直接用于食品中。
而据台湾近30年来的食品加工情况来看,大多数食品企业都会采用塑化剂等当做食品添加剂使用,这种情况数不胜数,已经成为普遍普通的事情。但这种塑化剂在上次文章中我们也提到,它的毒性是三氯氰胺的10倍之多。长期食用必然会导致台湾男性性特征突变的事件。
相关专家早已经证实,塑化剂的毒性大概是三聚氰氨的10倍。但是专家告诉我们不必特别的恐慌,这种塑化剂只有长期摄入,超过这个量之后才产生危害,而且是一辈子每天都吃到这个量,才可能引起健康损害,偶尔一次超过这个量,并不会对我们的健康造成什么影响,而每天都吃达到这个量的机率几乎是不可能的。
从专家的一席话来看,塑化剂之所以在台湾影响如此巨大,就是因为台湾已经使用塑化剂几十年,而且对其添加量也没有一个规范的标准,致使塑化剂食品越来越泛滥,导致男性出现女性化特征这么明显的现象。所以,结合台湾的例子和专家的解释,我们不难得出结论:塑化剂和三氯氰胺、双酚A等有毒物质在短时间内少量的摄入是不会对人体造成太大的危害。但凡是需要掌握一个度,如果超过这个临界线,必然会出现大家不想看到的后果。虽然有毒物质不能彻底根除,但我们的心里却放下一块大石头,轻松了很多,不必每天为衣食住行斤斤计较、谨小慎微。
北京市塑联塑料制品经理部王总对我们说,虽然塑料原材料具有低毒的特性,并且有些材质确实含有有毒物质,但由此引发的中毒事件往往是人们不懂得正确使用塑料制品而导致。一般情况下,不对塑料制品加热、不含食塑料制品、不长期使用、不用强光照射、不用化学试剂侵蚀、不让塑料制品接触油腻物品,都不会是塑料产品本身释放毒素。只要我们遵循一次性使用塑料制品的原则,就不会导致人身伤害事件的发生。
您可能还感兴趣的文章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