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头粘胶,又被形象地称为“模头流口水”或模头渗漏,这种现象足以影响任何挤出过程,并导致一系列问题——轻则引发挤出型材出现可见的表面缺陷,重可导致生产中断和产品直接报废。为此,操作人员总是花费时间和力气来清理粘胶的模头,但却不知道通过怎样的方式来杜绝它的产生。塑联塑料通常是用改变原料来防止模头粘胶,以下是具体分析:
不同的原料会产生不同形态的模头粘胶,有的又稀又粘,有的又厚又松。稀而粘的粘胶是在模头出口处气化并在模头表面冷凝形成的,通常由原料中的低分子量组分生成。厚而松的粘胶通常是由于熔体内部的部分发泡、相容性问题或模头内部压力过高所引发生成的。所以,在挤出时,应避免树脂湿度过大或发生降解,以及可能出现的熔体破裂或不恰当排气。
有一些供应商的树脂会比其他来源的树脂产生更多的粘胶,即使这些树脂具有完全相同的技术说明。当出现模头粘胶时,尝试使用其他供应商类似等级的树脂,如果粘胶问题有所改善,那么最初的树脂可能是在性能上存在问题。
不同供应商的树脂可能具有相似的剪切粘度,但有着非常不同的伸长粘度。如果没有发现其他性能上的不同,可尝试检测其伸长粘度。伸长粘度更高的树脂可能会因模头出口压力变大而生成更多的粘胶。
有时,模口膨胀变化较大的树脂会有更高的模头粘胶生成率。当树脂具有较窄的分子量分布时,其模口膨胀可能更低,但这并不一定意味着生成的粘胶更少。通常,分子量分布窄的树脂难以被加工,并可能生成低分子量组分,而最终导致模头粘胶的产生。
对于再生树脂,通常含有前次加工中因热降解而产生的低分子量组分。对此,可添加抑制降解的助剂,或使用可使降解组分再次聚合的扩链剂。如果这些都不起作用,这些再生料将不适合使用。
有时,添加润滑剂有助于减少粘胶,但润滑剂过多也可能增加模头粘胶的生成。配方中不同组分的化学相容性也是影响粘胶问题的重要因素之一。例如,当高度不相容的聚合物熔融混合在一起时,就经常出现极端情况的模头粘胶。在这种情况下,使用增容剂将有助于缓解粘胶的生成。此外,在其中添加少量的含氟聚合物加工助剂,也能减少模头出口应力。
对于会快速氧化、变黄或变黑的模头粘胶类型,可在配方中添加抗氧剂。尽管这不会解决模头粘胶问题,但可使粘附在产品上的粘胶变得不可见。 |